接口 服务 fc小游戏公众号视频号

软件开发边界控制五原则

admin 1个月前 (07-10) 阅读数 120 #我的笔记

最近在做一个项目,解析word成为在线试题,面对不断增加的需要解析的word格式,AI帮我总结出了如下原则来解决这个问题,我按照这个改造了一下代码,非常清晰,这里把这个原则分享一下


边界控制五原则(Word Parsing Scope Control 5 Rules)


🔒 Rule 1. 明确支持边界(Define What Is Supported)

只支持“结构合理+常见用法”的文档格式,其余记录但不立即支持

  • 在项目说明文档中列出:目前支持的题型结构、样式规范、段落格式等。

  • 明确声明:“项目不保证支持非规范或过于特殊的 Word 编排”。

📝 示例:

✅ 已支持格式:- 标题段以“1. 2. 3.” 或 “1、2、3、”开头- 答案以“答案:”字样开头- 选项段为 A. / B. / C. / D. 格式,支持带图片
⛔️ 不支持:- 题干和答案混排在一个段落的- 使用表格布局的选择题结构

🧪 Rule 2. 非预期格式记录,不立即支持(Log Instead of Patch)

所有未匹配的新格式,只记录日志并入库,不直接兼容。

  • 设计一个**“异常格式收集机制”**(如 log 或 db 中一张 format_exception_log 表)

  • 人工定期评估是否值得支持

  • 强调:不是遇到就改,而是遇到就记


🧱 Rule 3. 统一中间结构,所有格式转为标准中间态

将所有 Word 格式转为统一的“中间格式”(中间 JSON / XML / Markdown)

  • 所有兼容逻辑只需要聚焦在“Word 到中间结构”的转换

  • 后续逻辑只处理中间结构,避免跟 Word 格式耦合

📦 示例中间结构:

{
  "question_no": "3",
  "type": "single_choice",
  "content": "以下哪项不属于AI领域?",
  "options": {
    "A": "机器学习",
    "B": "深度学习",
    "C": "煎饼果子",
    "D": "自然语言处理"
  },
  "answer": "C",
  "image": null}

🧰 Rule 4. 所有兼容代码必须单独封装、可插拔(Modular Compatibility)

每种特殊格式,都用一个模块/类/策略对象处理,避免主流程变得复杂混乱。

📦 比如你可以这样设计:

class BaseParser:
    def match(self, doc): pass
    def parse(self, doc): pass

class DefaultFormatParser(BaseParser): ...
class TableStyleParser(BaseParser): ...
class TextImageMixedParser(BaseParser): ...

然后主程序只需:

for parser in all_parsers:
    if parser.match(doc):
        return parser.parse(doc)

🚨 Rule 5. 新格式支持必须通过“影响-收益”评估

引入支持之前,必须评估三个问题:

  1. 是否高频?(用户是否经常上传这种格式)

  2. 是否带来收益?(支持它会提高多少准确率、减少多少手工修改)

  3. 是否可以泛化?(是否是通用场景,还是特例)

满足其中至少 2 项,才能安排开发兼容。


✅ 补充建议:

目标解决方式
快速收敛格式范围提供 Word 模板上传功能,引导用户使用统一格式
降低维护成本建立自动格式校验器,上传后先检查结构,提前报警
审核机制可视化每次解析结构,人工审核后才入库
自动更新处理逻辑用规则树/配置文件,而非写死在代码里

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

微信扫一扫支付
微信logo微信扫一扫,打赏作者吧~
版权声明

如有错误或侵权,请联系我修改或删除,QQ123242726。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热门